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6788-114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纺机设备 » 正文

纺织器材市场或在一季度后有转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16   浏览次数:47
2011年,大多器材企业与纺机企业的感受有些相似,在下半年的后几个月里,签单客户开始缓提订货。今年第一季度对于器材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期。 大多数器材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与2010年相比,去年的销售业绩差了许多的观点,不少器材企业生产负责人更担心2012年的市场,他们认为今年器材市场的机遇与困难共存。 总体业绩不错 虽然大多数纺织器材强调去年的市场不太好,他们都习惯于与"火的一塌糊涂"的2010年相比,那时,几乎每家企业都在都在赶订单,几乎每家企业都有赢利。但是今年,情况不同了。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无论是当初炙手可热的紧密纺装置,还是摇架、胶管胶圈增幅都出现了明显回落。但也有一些企业却在去年收获了几年来没有取得的好业绩。 湖南常德纺机总经理徐平谈道,常德纺机2011年的新产品科技投入、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销售率均较上年增长,品牌优势明显。在1~11月份摇架等产品的销售良好,公司并没有感受到下游停产、限产的影响,只是从12月份以后才开始出现所有不景气企业同样的情景。 与此同时,去年1~11月重庆金猫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4.42%,工业增加值增长38.12%,销售资金回笼增长55.11%,同时利润总额、出口总值、上交税金等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取得了近几年来最好成绩。而江苏常州同和公司2011年产值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32%;销售额比2010年增长30%,利润比2010年增长10%,实现了公司12年来年度销售额最高的一年。 限产并非没有订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山东、河北等一些地区的纺织企业出现了限产、停产的现象,器材消耗相应减少也似乎成了顺理成长的事情。一方面,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用工荒这些因素使不少中小纺织企业减少了设备开台;另一方面,近一两年来,全国许多新纺织项目相继开工,还有不少项目即将开工、正在投建。加上产业链传导作用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去年,纺织器材企业的感受与实际情况还存在一些差距。 去年下半年纺企停产、限产并都是因为企业没有订单做。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份,河南南阳几家纺织企业确实也出现了限产的情况,但这种限产并不是没有订单,相反,这些企业几乎没有库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招不到工人。石家庄常山股份下属分公司的一个纺纱车间的主任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现在车间的工人都是从附近郊县招来的临时工。由于近几年郊县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些80后工人的家里往往都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土地占用补偿金,家里并不缺钱,加上这些孩子本身都没吃过什么苦,因此,他们宁肯少挣钱也不愿意在纺织企业上班,这也造成了车间许多设备都没有人操作的尴尬局面。 明年初是关键期 目前欧美债务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衰退,短期内不可能扭转,同时我国纺织行业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再加上用工和资金短缺,国外市场需求疲软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去年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半停产、停产倒闭状态,这种状态还有望持续下去,形势非常严峻。毫不例外,长期依附于纺织的器材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也是大多器材企业担心今年形势的主要原因。 纺织器材企业大多处在行业产业链的上游,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这种不太景气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器材企业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会有所加大;同时,提供装备的器材企业生产投入周期相对较长,生产组织形式有可能来不及或未完全随市场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器材企业受下游企业影响的结果会出现存货积压、现金流紧张、进而企业经营困难加大。 重庆金猫公司总经理杨崇明认为,今年第一季度对于器材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期。这个季节本身就是销售淡季,器材生产销售会遇到一些影响。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行情会逐渐转好。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鼓励、扶持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对正处在困境之中的纺织中小企业又带来了一线希望。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记者了解到,今年逆市而上,取得有史以来最好成绩的器材企业走的都是中高端路线。而要在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器材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也只能选择转型升级之路。 2011年,对于杨崇明来说是一个量升价增的年份。这一年,原材料等成本上涨了20%多,但由于公司始终将新产品研发方向锁定在适应高支、高速、高耐磨、长寿命、高性能及多样化特种纤维生产方面,因此钢丝圈价格实现了翻一番、翻几番的目标,比如,过去35元/盒的钢丝圈通过技术革新,今年卖到了70~80元/盒,一些新产品的价格甚至达到了200多元/盒。2011年,金猫公司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新产品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50%以上,不但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和公司对此也感受颇深,2011年公司加速了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速度,做好了产品全面转型准备工作,全年研发共投入165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6.3%。从6月开始,紧密纺产品订单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持续攀高,每月紧密纺订单达到20万锭,并带动了罗拉和摇架的销售量。(中国纺织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