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四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期间,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长车紧密纺自动落纱细纱机、全自动落纱粗纱机等主机产品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以“罗拉大王”著称的同和公司为什么要开发棉纺主机?在本已竞争激烈的主机市场,同和的加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不少业内人士都有这样的疑问。为此,记者采访了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崔桂生。 记者:听了您在会议上的发言,感触很深。印象最深的是您在发言中讲到“同和公司百年只干一件事——纺织机械”。您对纺机产品情有独钟源于什么? 崔桂生:主要源于民族情怀,我们的纺织工业与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同和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使命,树立了“科技同和、世界同和、百年同和”的愿景,要实现同和愿景必须要有百年不衰的产品。 纺织工业常被人误认为是夕阳产业,但我认为它是一个朝阳产业,经久不衰。我们常说的“衣食住行”,“衣”始终排在第一位。中国有13亿人口,解决穿衣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以前人们生活条件比较差,穿衣服只要求暖和;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质地柔软、舒适的服装越来越青睐。这对纱线质量、纺纱支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纺机企业的终端用户——棉纺织厂,对纺机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对同和公司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我的情有独钟还源于我对罗拉的感情。我从部队到地方,做的第一个产品就是罗拉;我从合资企业走向自己创业道路的第一个产品也是罗拉。我既然选择从纺机产品起步,就要在纺机产品上一路走下去。为此,我提出了同和发展的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立足纺织,坚定不移立足纺机,坚定不移把罗拉、摇架、紧密纺、主机做好。” 记者:据我了解,现在国内生产主机产品的企业很多,有央企、国企,也有私企,这些企业生产主机产品都有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产品在国内外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主机市场竞争已很激烈,整个纺机市场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同和公司为什么还要上主机产品呢? 崔桂生:同和公司做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想法。开发每个产品前,首先我们都要看清、想清、算清、准备好。其次,每开发一个产品都要树立一个世界级标杆。比如,同和罗拉产品的标杆就是德国青泽的罗拉,摇架产品的标杆是德国绪森摇架,紧密纺产品的标杆是瑞士立达、日本丰田。当一个产品推向市场赚钱后,再做第二个产品,以此类推。最后,我们还要不断推陈出新,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同和公司的罗拉、摇架和紧密纺产品推向市场后,都是赚钱的,都能与世界顶级品牌平分秋色。目前,同和罗拉、摇架、紧密纺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70%、40%和40%。同和公司做主机产品同样有想法: 第一,是实现同和公司愿景的需要。百年同和的愿景促使公司必须做主机产品。现在国际上很多知名的专件制造商都被其他企业兼并了,为此我领悟到,要做百年企业,必须做纺机终端产品,主机产品就是我的选择。 第二,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链资源优势。目前,同和罗拉有高精度、超级和新一代三个品质等级,摇架有弹簧摇架、气动加压摇架、杠杆摇架和板簧摇架等系列产品,紧密纺产品也有第一代、第二代、新三代以及第三代卡摩纺紧密纺装置等四大系列。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认识到,要发挥专件优势,同和必须做主机,通过不断优化、组合,将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1+1>2。我们认为,只有把好的专件器材配置到主机产品上,按照我们的设计满足用户需求,才能体现同和产品的优势,更好地实现同和产品的价值。 第三,为了充分挖掘现有品牌和资金潜力。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工作,严格按照ISO9001∶2008质量体系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控体系。从外购件、外协件、标准件到进口件、自制件,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的成品装配、包装均实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做到全流程、全数量检验不漏项,确保达到“三个100%”:装箱合格率100%、开箱合格率100%、调试开机合格率100%。 若用户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同和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快速、果断、准确、彻底、满意”地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产品出厂之后,我们将为用户提供终身跟踪、终身服务、终身负责,使用户永无后顾之忧。 同和公司自成立以来,没出现过亏损,没有用银行一分钱贷款,可用资金充裕。为充分挖掘现有品牌和资金的潜力,提升同和公司竞争力,我们必须做主机产品。 第四,是振兴民族工业的需要。如果仅依靠购买进口主机产品,我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愿景是难以实现的。现在来自瑞士、印度、日本的知名纺机企业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纷纷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进驻中国市场。同和公司选择进入竞争激烈的主机领域,挑战洋品牌,就是因为我们对振兴民族工业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感。 同和公司做主机产品真正的、最终的目标就是为民族争光。同和公司也完全有能力、有实力做好主机产品。 记者:同和公司对粗纱机、细纱机产品是如何定位的?产品在开发、设计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崔桂生:中国的粗纱机、细纱机与世界知名品牌产品在高速、高效、智能、节能上还存在差距。为此,同和公司主机产品以瑞士立达、日本丰田为标杆。 首先,公司制定了第二个十年规划,把今年定位为转型升级开端年。“转型不转行”,从做配套主机关键专件器材转型为生产粗纱机、细纱机等主机产品。 其次,公司围绕高速、高效、智能化和节能目标进行研发设计,使主机产品实现质的飞跃。比如紧密纺细纱机,现在大都是在原有主机上进行改造安装紧密纺装置,而同和公司将紧密纺和细纱机合二为一,避免了简单地将两者拼装造成的弊端。再比如自动落纱细纱机改造装置,目前国内的自动落纱改造装置大都属于半自动,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改变落纱费工、费时的局面。而同和公司的自动落纱力求全自动,以电脑自动化控制提高落纱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公司在2011年成立了主机研发中心,主要围绕“高速、高效、智能、节能”的产品定位,充分利用已有专件产品的优势,对紧密纺细纱机、紧密纺自动落纱细纱机、全自动落纱粗纱机等主机产品进行研发,形成四位一体强强组合。 为什么说是强强组合?一是同和罗拉以消除2毫米以下机械波几乎达到平波幅而著称,它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二是板簧摇架是摇架产品中优势最大的,它的结构简单、原理合理、零部件最少、操作调整方便,而且可以根据纺纱工艺要求任意调整压力,适纺范围广,且平行度无需调整就能保证锭差的一致性。三是紧密纺装置根据不同的用户、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纺纱标准定位。同和的紧密纺装置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用户需要的才是有价值的,所以说,同和公司是在用心、用情做产品。让同和产品与用户更加贴心,使用户更加满意。我相信,同和公司一定能跻身世界知名主机制造商的行列,实现“打造全世界最优秀的纺织机械制造供应商”的愿景。 记者:要做出高定位、高品质的产品,离不开科技研发队伍。公司这些技术人才从何而来?公司在科技创新上又有哪些激励政策? 崔桂生:同和公司着手调研主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技术人才储备了。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次生危机的影响,纺机企业遵循着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造成了许多拥有丰富纺机研究、制造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流失到其他行业。公司用了几年的时间,将这些人才引进到同和,作为主机研发的人才储备。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同和主机产品研发的中坚力量。 同时,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创新激励机制,提倡全员创新。首先,公司建立了创新管理制度,每年拿出净利润的10%作为创新奖励基金;其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创新运行模式,采取月月评奖、月月奖励的方式,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此外,公司要求每个科研人员都要树立自己的人生标杆,朝着标杆努力。现在,公司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创新、研发氛围。我坚信,这样一支士气高涨、精神专注的研发队伍一定能做出更加贴近用户的主机产品,实现同和第二个十年的宏伟目标。(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