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纺织贸易 » 正文

澳洲出口前景靓 亚洲市场潜力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3   浏览次数:3
澳洲出口调查机构DHL Export Baromete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碳税与高企的澳币让出口业务承压,但澳洲出口商的信心日渐复苏,越来越多的出口商预计2012年的盈利将攀涨。 DHL周四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7%的受访出口商都预期他们明年的订单量将攀高。为了应对不利的交易环境,出口商都纷纷对产品进行革新,并开发一些新兴市场。因此他们都预计订单数将攀高,盈利自然也跟着高涨。 受访的800家企业中囊括各大规模、各个领域的企业,如矿业、制造业、农业、食品业、专业性服务业等。调查发现强势的澳币已让近2/3的出口商蒙受不同程度的损失。50%的受访企业表示澳币削弱了他们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调查报告强调了亚洲国家在出口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印尼首度晋升为澳洲第一大出口市场。54%的受访企业表示未来将会接到印尼更多的订单。 调查还发现出口印尼市场商品的盈利率比出口中国或印度市场的高出30%。中国与东南亚市场仍是澳洲的主要出口市场,纽西兰市场也正在逐步反弹成为一个潜在出口市场。尽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楼价暴跌,但中东地区仍是新增订单的源头。 新州大学的哈考特教授(Tim Harcourt)指出:“尽管出口商腹背受敌:内有碳税、外有高企的澳币,但出口商也有应对良策。他们对产品进行一系列革新,并推出商业策略以规避国际经济带来的冲击。其中一条策略就是在出口商品的同时也从事进口业务,成为贸易商。如今,有72%的出口商同时也是进口商,远高于此前40-45%的比率。但只有20%的出口商对冲货币。 71%的受访企业坦言,如今征收的碳税太高,他们承受的负荷过重。61%表示碳税打压了出口销量。然而,有90%的企业透露他们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碳税的征收。 出口贸易中,与中国企业的交易最受出口商青睐,与中国建立业务往来也已迈过8个年头了。今年,有58%的出口商表示与中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为他们的业务带来颇多益处,这一比率高于2011年的54%。 而澳币被认为是出口业务最大的“绊脚石”,紧随其后的不利因素有燃料成本上涨,来自中国、美国与印度的竞争日益强大、原材料成本上扬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