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昆西街上,一个救世军的捐赠点掩映在绿树丛中。捐赠品中最多的是书,除书以外,唯一值得用卡车来运送的捐赠品就是各种旧衣。在美国,每逢换季和年末都是衣服捐赠的高峰。在捐赠点附近,你会看到开着汽车来捐赠的人,不要的衣服满满当当地塞在后备箱里。捐赠之后,这些旧衣服又去了哪里呢? 许多标签都没剪的新衣服被送进二手商店救世军的衣服捐赠仓库就像一个大型厂房,几十个拉丁裔的妇女站在木质隔板边,从大箱子里抽出衣服,进行简单的分类,比如上衣、裤子和童装,然后挑出最好的,打上标签,根据质地标上价格。几个月后,非洲某个小镇的孩子会欣喜地接过这件衣服,开心地穿在身上不过,这可不是慈善组织白送给他的。这身来自美国的旧衣服,是通过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贩卖到非洲的。昆西街上的救世军捐赠点是布鲁克林区主要的捐赠地。工作人员每天要在这里分拣5吨的衣服,送到8个仓库里。这些仓库从来不愁装不满,因为美国人有大把的闲置衣服:一条条等待减肥成功后才能穿的牛仔裤、标签都没剪掉的裙子和夹克。2010年美国《聪明购物》杂志发起的一项全国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美国妇女有7条牛仔裤,但是常穿的只有4条。多余的裤子最终会出现在捐赠的物品名单里面。在昆西街,远离服装捐赠区有一个灯光昏暗的仓库。在这里,男工人把T恤和裙子都推进一个压缩机。这种压缩机负责把衣服打成半吨重的大包,然后叉车会把这些大包运到仓库中央。这个捐赠点每3天进行一次这样的打包,每次打包18吨衣服。而这仅仅是美国一个城市一个区的一个捐赠点的数量。被捐赠的衣服到达救世军仓库一个月后,会进入二手商店进行销售。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住在附近的某人正好需要自己用不着的衣物。事实是很久之前,慈善机构就不再免费提供人们捐赠的衣服了。成千上万个二手衣物回收厂在美国应运而生。它们多数是家族产业,有些甚至已经传了几代人。跨美贸易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位于新泽西州的克利夫登城。这些工厂已经祖传了三代,现在有员工85人,每年要回收1700万磅二手衣物。在它的厂房里有一堵衣服之墙,有5大包衣服那么高,120个大包那么长。每天,跨美贸易公司都要买进两拖车衣服。二手衣分类后有些成收藏品,大多运到海外跨美贸易公司回收的衣服,大部分就来自于纽约城方圆千里的那些不堪重负的慈善机构。就像昆西街上的救世军捐赠点的衣服包一样,通常情况下,跨美贸易公司收到的货物,是将各种衣服混合在一起打包的。公司老板埃里克挨个巡视这些巨大的衣服包,不时对手下工人做出指示,如果让他自己来做分类的话,他会将这里面的衣服分为"好的"、"坏的"和"丑陋的"。但要正式进入旧衣加工的流水线,这样简单的区分显然还不够。在厂区内,妇女们把流水线上传过来的衬衫和裤子分开来,埃里克指示她们把所有二手衣服分拣成200种,比如棉料衬衣、儿童服、夹克、毛衣开衫、卡其裤子、牛仔服等等。分类之后,再根据质量分成不同的等级。在机械重复的操作流程控制下,埃里克的熟练工都练就了"发现的眼睛"。他们能从中发现富矿比如奢侈品牌、开司米等等。虽然有些服装只能用作工业抹布和室内装潢的填充材料,另外一些却有可能成为价格达数百甚至数千美元的收藏品。这样的收藏品与古玩一样,只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才能慧眼识珠。不过,这些宝贝只是庞大的旧衣中的极少数。在埃里克的工厂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衣服是坏的和丑陋的。这才是织物回收利用企业的普遍情况。珍贵的富矿被挑选出来之后,剩下的衣服会再分类、捆绑、打包,然后运到二手服装经销商手里。美国人捐助的衣服有些重新出现在国内的二手商店里,有些则变成了美国汽车坐垫的填充料和工业抹布,而更多的衣服则是被运到了海外自从服装大规模生产之后,美国的二手服装工业就是出口导向型的,从体积上来说,二手服装实在是美国出口最大的东西了。低价新衣冲击二手衣市场这些二手服装大多数运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个港口。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人把二手衣服称为mitumba ,意思就是“包”,就像昆西街和跨美贸易公司里看到的衣服包一样,通过商船运到非洲的美国二手衣服也是打成包的。这些包会在急切的顾客和卖家面前打开,人们从中挑选衣服。美国人可能会觉得很多没衣服穿的非洲人需要他们的二手衣服。而实际上,非洲的二手衣服市场非常特殊,因为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最近几年非洲人都开始想要高质量、款式流行的二手衣服。跨美贸易公司的销售业务,针对的正是出口非洲的市场。老板埃里克很快就意识到,现在人们对服装的款式和质地更加注重,因此他要认真挑选。他的小心谨慎并未给自己带来比过去更大的利润空间,因为非洲人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品位也在摇摆。而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出现了,中国生产的低价新衣服充斥着非洲国家,美国的二手衣服市场在枯竭。有人指出,如果在亚洲国家,人们也开始每年大量买新衣、丢旧衣,美国的这项贸易会不会也像制造业那样被这些国家挤垮?可以预见,非洲作为解决美国二手衣服的市场也将进入尾声,接下来又该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