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新兴国家的出口急剧扩大。过去10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6.6倍,其中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13.7倍。面对中国的攻势,印度、越南等新兴国家的危机感加剧,担心丧失“工业立国”的发展机遇。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培育印度本国的制造业,从而扩大出口,这是印度面临的任务。2000年至2011年,印度经济实现年均增长7.4%,是全球增长极之一。不过,其贸易收支却长年处于逆差状态,2011年贸易逆差达1600亿美元。逆差主要是来自中国的进口扩大造成的。2000年至2011年,印度对华出口增长16.3倍,但同期来自中国的进口增长31.3倍。2011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达270亿美元,较2000年扩大100倍以上。
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主要是以电视机、DVD播放机等为首的电子产品、电子零部件、机械和有机化工产品。8月下旬,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夏尔马同来访的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会谈,要求中国改善贸易失衡,并暗示印度未来可能拿出对抗措施。就目前形势看,贸易失衡可能发酵成一场新的贸易摩擦。
报道称,其他新兴国家也境况相同。2000年至2011年,巴西和俄罗斯来自中国的进口分别增长25倍和16.4倍,越南的这一数据为17.9倍,近来备受关注的新兴国家土耳其从中国的进口也增长13.5倍。
对比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制造业对它们经济发展的影响截然不同。根据产业类别分析2000年至2011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中国50%以上的GDP增长源自第二产业,而同期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仅为27%、27%和18%。
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普遍模式是,拉动增长的引擎会阶段性转换,一般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就像战后的日本一样,大部分新兴国家都在谋划可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生产效率高的制造业。
报道指出,如果新兴国家的国内市场长年充斥着中国产品,本国的汽车、家电产业便发展不起来,国民收入的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将流向中国。这让印度和其他新兴国家一筹莫展。出于抵抗中国的目的,加快工业化的新兴国家向技术出众的日本投以热切的目光。
越南正对日企开展战略性招商引资。在8月14日举行的“工业化战略高层会议”上,越南选择日本作为唯一境外政府合作伙伴。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献言献策:“重要的是,在出台政策时,要有针对性地对电子、节能和环保等领域开展集中投资。”
印度也举国吸引日本制造业落户。2012年秋天,日印将举行“国家制造业政策工作小组会议”。土耳其和日本7月一致同意为签署经济合作协定(EPA)做准备,并决定建立一个磋商平台,营造日企来土投资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