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8月出口数据比较符合市场预期,8月出口同比上升2.7%,尽管好于上月的1.0%,但较市场预期的3.7%尚显略低,在进口同比下降2.6%的情况下,贸易顺差较上月略有放大,达到266亿美元。机构认为出口在短期内仍面临下行压力,但利好消息是出口走低也给政策难松施加了压力。经季节调整后,出口环比下降3.3%,进口环比下降了4.6%;环比数据显示整体贸易未能扭转下滑的态势。分国别看,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微博中表示,8月对欧出口同比下降12.7%(7月-16.2%),对美同比增1.1%(7月0.1%),对日收缩幅度加深至-6.7%(7月-1%);鉴于欧美经济仍在下行通道,外需疲弱的基本态势未有改变。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表示,虽然近期欧央行已经宣布会推出OMT,通过干预国债市场来稳定局势,而美国也很可能会推出进一步的货币政策放松(不排除QE3的可能),但基于其比较疲弱的经济面状况,这些政策应该只能减小中国出口所面临的下行风险,而难以带来很强的出口上行的动能。从贸易方式看,徐高认为,加工贸易的走势尤为值得关注,其持续弱势显示外需疲弱依旧。徐高解释说,之所以要重点关注加工贸易,一方面是因为加工贸易不受大宗商品价格及交易的影响,更为稳定,因此更能体现中国所面临的外需形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直接反映国内的生产活动状况,因此与国内经济形势更为相关。徐高告诉记者,继7月加工贸易增速及顺差超预期大幅下滑,8月数据中并未出现预期的回升,加工贸易环比增长仍然处于大幅负增长态势,说明外需形势仍然严峻。面对7、8月份持续疲软的外贸数据,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认为,出口疲软是过去3个月经济增长放缓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容乐观的外贸数据或使决策层更加关注经济增长中的消极因素。事实上,胡锦涛主席上周末在APEC会议中就明确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出口放缓的压力,未来将放松基建政策,并支持更多的财政支出。澳新银行环球市场部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也明确指出,8月进出口数据表明外部环境并无明显改善,预计官方将很快出台推动外贸的系列措施,其中可能包括将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额从目前的13%-15%升至17%;而由于外需不在中国官方的控制之内,因此中国仍然需要刺激国内需求以保持经济增长。在谈到未来出口走势时,宋宇表示,近期高盛全球领先指标显示外需回升的信号,时点就是在8月,如果这种回升态势能够保持,它或能够为整体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支持;不过,他也直言目前只是初步回升,其持续性尚有待观察;此外,考虑到该指标通常会领先中国出口1个季度左右,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区间内出口可能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刘利刚则认为,考虑到目前的外贸数据仍然明显弱于预期,中国将难以完成在年初制订的2012年贸易10%增速的目标。“同时,对于人民币来说,偏弱的贸易数据也表明年内升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人民币将保持在6.30-6.35的区间内震荡。但由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可能持续进行货币宽松,因此人民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上行风险。”刘利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