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去年外贸6.2%的增幅没能达到"保10"的目标,但是和此前市场普遍预计不到5%的出口增幅相比,12月出口14.1%的增幅着实让市场兴奋了一把。与此同时,企业家及业内专家对今年的外贸形势显露出既乐观又谨慎的复杂情绪。《21世纪经济报道》今天援引外贸系统人士的话说,鉴于全年贸易形势的复杂性,在今年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内部讨论中,商务部已经不再提具体的增长目标,而且建议决策层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不提具体的外贸增长指标。针对全年外贸的目标,商务部的表述已经调整为:稳定外贸增长,提高中国商品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去年没有如预期完成增长目标,或许是商务部今年不再提具体增长数字的原因之一。不过,业内也有不少人猜测,今年可能会提出"保8"的目标。
《央广财经评论》本期嘉宾: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茉楠。
未来十年,对外贸易的重心是提高贸易竞争力和贸易增长质量
据媒体报道,今年商务部不再提具体的增长目标,而且把具体表述调整为:稳定外贸增长,提高中国商品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无从知晓。假设今年确实不再提具体的外贸增长目标,您分析,这可能出于哪些考虑?
张茉楠:现在我觉得这个是一个现实或者说可行的方案,如果一味的去保证我们的规模或者数量性的增长的话难度非常大。2012年定的全年目标10%,从年初开始预期的几个增长难度比较大,随着外围环境的持续低迷,特别是贸易保护升级,再加上中日之间的贸易争端,其实我们已经预计到下半年整体的增长情况不是很乐观,达到10%的增长目标实际上基本是可能性不是很大。现实也印证了,尽管经过一系列的政策努力包括出口退税,以及国家减轻出口企业税负负担,但是现实情况我们的增长还是远远不及预期,而且去年的增长幅度要大大低于增长预期。
未来十年中国贸易增长可能是恢复一个常态,保证进出口的双向平衡。与以往20%左右的增长规模相比,我们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大大放缓了,但是其实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整个贸易占全球当中的比重和份额还是大大提高,而且中国成为全球贸易增长当中的引擎,中国现在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的进口和我们的内需成为引领全球特别是外需不振当中的第一引擎。很多国家非常重视对于中国的贸易往来。所以未来商务部特别是国家把保增长、保份额特别是提高贸易的竞争力以及提高贸易增长的质量作为我们的增长目标,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而且是未来需要做的。
2013年外需总体形势比2012年好一点 但不能盲目乐观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说,外需疲软、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出口商品竞争优势有所削弱、内需走弱致使进口动力不足都影响了全年贸易的表现。但是去年12月份出口增长达到14.1%,成为去年全年当中的一个亮点,一枝独秀。这样的翘尾因素也让很多人对于2013年的外贸状况有所期待。
张茉楠:总体来讲可能因为全球经济包括欧洲经济(欧债危机可以说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进入比较平稳的阶段;如果美国能够把财政悬崖变成财政缓坡,美国在征税方面能够扩大政府税源,对美国经济的直接断崖式的冲击会减缓;日本政府推出了11轮的量化宽松,特别是安倍上台之后,新加码了财政刺激计划,日本总体的经济状况特别是通胀紧缩的状况可能会得到缓解。从三大经济体外需的角度来讲,今年的总体经济特别是全球经济的外需可能要比2012年的情况稍好一些。
实际上12月份外贸的大幅反弹不能盲目的乐观。翘尾因素、也有季节因素、出口退税一部分政策刺激所带来的政策溢出效应,可能是短期内促成12月份出口大幅反弹的原因。中国内需总体来讲还是比较疲弱,特别是进口比较疲弱的情况下,实际上反过来对于出口也是会有影响的。一些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劳动力工资上涨,会给整体出口带来价格竞争上的压力。
中国出口大幅增长的黄金年代已是渐行渐远
从去年6.2%的预估外贸增幅来看,今年的外贸增幅会有多少,会重新回到2位数吗?
张茉楠:有个别月份会回到10%以上,总体来讲情况不是很乐观,出口大幅增长的黄金年代已是渐行渐远。根据预测,总体8%左右相对比较乐观。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还是来自于外围,包括美国再工业化,其他国家要出口引导推动经济增长,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会对中国出口有非常大的冲击。在我们可预订的条件下我们是预计8%左右,但是不可确定的因素还很多,特别是干扰的因素很多。
主持人:对于外贸增长速度的回落,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理性的预期。
保证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投入 维持劳动密集型行业市场份额
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行跨越,开拓市场转型升级,这样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像纺织行业,出口总量在上升,但是盈利却在减少。又有很多高附加值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领域,有一些订单,但是企业由于缺少跟外贸方面打交道的经验,缺少贸易金融服务不敢接单,所以我们有一些研究学者提出来外贸增长更要注重质量。但是要在哪些方面着力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切实地使我们的质量有所提高呢?
张茉楠:我认为这个还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现在出口形势比较好的恰恰不是加工贸易,而是一般贸易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这些行业周期性的延长比较小。一些高技术产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我们的核心技术是构筑在成本之外的竞争力,有抵抗风险的能力。而且金融危机以来的数据显示我们的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出口一直是比较稳定的,这个是我们继续要加强的。在高技术产业园的产业链上端,加大科技投入,特别在一些关键技术突破上能够建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贸易增长质量。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加工贸易。我们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国家还是在降低税负,考虑到中小企业怎么去大规模的减税。这要给他们一定的生存空间,要延缓竞争优势。
我认为未来既要保证高技术密集型的市场份额,也要维持原来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市场份额。我们现在面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堵后追的夹击。像越南、印度、墨西哥这些跟我们比较优势差不多的制造业国家,现在也成为发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阵地,印度制造、墨西哥制造,也可以以更低廉的成本来实现。这个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