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用纺织 » 正文

棉市入淡季 纺织业订单锐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8   浏览次数:6

“6、7月份是纺织企业的传统销售淡季,这个月我们每天的订单量比上个月下降了近七成,这种情况恐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东莞市一中型织布厂负责人日前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棉花现货行情基本还算稳定,但随着淡季的到来,后期棉花价格恐不容乐观。

记者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纺织企业也了解到,目前不少纺织企业的订单量较上月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开平地区一些投产不久的织布厂由于没有订单,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将几乎全新的织机折价出售。

“我们当地的纺织品大多是出口至海外。除去淡季因素影响外,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对纺织品出口也非常不利。”东莞市超顺纺织配件公司负责人陈晨表示,公司的纺织配件销往全国各地,进入淡季后订单量下降了近一半,开机率大为降低。

织布厂接货能力有限,直接抑制了棉纱需求,目前国内棉纱库存正逐渐走高。“现在国内的纺织企业棉纱库存约为35天,而之前约为30天,接下来还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白银棉业研究员郭银英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中国棉纱月度平均进口量在15万吨以上,月度净进口量在10万吨以上。“棉纱进口没有配额限制,国家只征收17%的增值税和不高于5%的进口关税,虽然现在国内外棉价差有缩小的趋势,但进口棉纱对企业仍有更大的吸引力。”陈晨表示,随着淡季来临,虽然进口棉纱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在纺织企业的困难时期,进口棉纱的价格优势仍较为明显。“这就意味着在淡季来临后,国内棉纱的需求空间还将会受到进口棉纱的进一步挤压”。

近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公告称,为了满足纺织企业的要求,将加大进口棉的投放力度。“目前抛储的成交率偏低,国储棉又尚未公布8—9月份的抛储计划,若这两个月不再抛储棉花,要完成本年度的抛储计划,6、7月份的成交比例就需从现在的28%提高到50%左右,这意味着后期棉花的抛储力度将加大。”东证期货上海营业部总经理杨志江表示,为了完成抛储计划,国储棉未来有可能会加大2012年度新棉和高等级棉的投放力度。而加大抛储力度的措施显然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棉价形成压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