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用纺织 » 正文

新疆:突破棉秆生物科技再利用技术难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0   浏览次数:3

  近日,棉花秸秆生物科技项目在尉犁县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新疆棉花秸秆生物科技项目将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新疆有2000多万亩棉花,但每年收获以后留下的棉秆不是焚烧就是丢在地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由新疆绿洲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棉秆全程机械化收获技术和微发酵技术,可以将这些废弃的棉秆吃干榨尽,变成反刍家畜的饲料。该项目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底投产,预计年产棉秆发酵饲料30万吨,棉秆微生物发酵菌肥20万吨,食用菌1000吨。二期建设预计2015年底完成。

  据专家称,近几十年来, 国内外一直在寻找降解植物秸秆木质纤维素的最佳途径, 生物发酵就是其中很好的方法。但棉秆利用中,由于棉秆中含有毒物质棉酚,且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加之收储运困难,利用率低,很少作为饲料来开发利用。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副教授吕全贵介绍,过去,由于棉花收获是采用人工和单机分段作业,效率低,成本高,无法形成规模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原料,机械化联合作业能解决该项难题。

  新疆中收农牧机械公司经过三年多的研制,开发出9LRZ-2.7青黄贮专用设备,解决了棉秆收获、加工、运输联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使该项目周边160万亩棉秆价值得以发掘,可以为60万只羊提供一年的饲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