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用纺织 » 正文

PH值检测成出口纺服主要技术壁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2   浏览次数:2

  PH值是指面料中残留的酸碱含量,一般要求在中性范围。纺织品在偏碱性(pH值过高)条件下,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发皮肤炎症,且细菌、病菌繁殖生长较快,对人体有害;而酸性过度(pH值过低),服装在储存中易造成损坏。

  为提高服用安全性,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对纺织品中安全项目均做出了严格的规定。pH值也被列纺织品为必检安全项目之一,同时pH值也成为了纺织品领域主要的技术壁垒之一。

  为规范纺织品生产,提高纺织品质量,减少我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遭遇的技术壁垒,2012年8月1日实施的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安全项目做出相应的要求,同时2006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SN/T1649-2005《进出口纺织品安全项目检验规范》,对出口纺织品pH值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婴幼儿用品(A类)及直接接触皮肤用品(B类)pH值需控制在4.0-7.5之间,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C类)可放宽至4.0-9.0,超出范围均判定不合格。

  据了解,纺织品PH值不合格,生产企业难辞其咎。一些小的印染厂为了降低成本,在漂洗工序的时候,以降低洗涤质量来获取利润。一般情况下,洗好的纺织品是碱性的,为了让其达到人体适合的PH值程度,必须进行酸碱中和,酸碱中和需要漂洗这道工序来完成。一些公司为了节约成本省略了最后一道工序,或者加的酸粉不够剂量,从而造成纺织品PH值在检测时出现超标。(中国化工仪器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