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用纺织 » 正文

粤 绣 (国家级非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14   浏览次数:0

  产生地区  粤绣,历史上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刺绣品。

  艺术特色  粤绣最初创始于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捻缕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工。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粤绣刺绣技法有“钉、垫、拼、缀”五种。其中一些技法难度大,要求高,钉金垫浮绣的二针龙鳞和鱼鳞立体针法被认为是刺绣工艺中难度最高的针法。

  传承人现状  2006年,“广绣”与“潮绣”并称为“粤绣”捆绑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少芳也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是粤绣发展最为艰难的日子,广州的正规刺绣工厂消失殆尽,仅存的4名绣工,连同她在内的2名设计人员调到广州绣品工艺厂。直到1994年,粤绣几乎陷入艺绝人散的境地。于是,55岁的陈少芳筹建起“广绣艺术研究所”,在传统粤绣技艺上,加入众多现代绘画艺术元素,开宗立派创出独具一格的“陈氏绣法”,使这门濒危的艺术迎来转机。

  传承人现状  已过古稀之年的粤绣大师许炽光出身于刺绣世家,是家族的第4代传人,6岁便开始学艺。行内人把他尊称为最后的“花佬”。“花佬”是指粤绣行业中的男绣工。许炽光说,刺绣是一门很考验耐性的手艺,绣一朵手掌般大的花至少要两三天,而且工钱不高。他曾收过几十名弟子,结果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两三名。许炽光希望更多青年继承粤绣这项濒临失传的民间遗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