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用纺织 » 正文

解读震泽蚕丝的情感密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23   浏览次数:35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2015年蚕丝被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专项抽查情况,在随机抽取的135家企业、154批次蚕丝被产品中,抽检不合格率为51.9%,其中有不少知名品牌。令人欣慰的是,来自“中国蚕丝之乡”震泽的4家企业、5批次产品全部合格。其中,规模企业慈云蚕丝、山水丝绸、丝立方共有4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规模较小的锦泽依家,1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

    对此,震泽人很淡定,“有这样的结果很正常,这是多年来震泽人用心、用情做好一根丝的最好回馈。”在震泽镇党委书记陆斌看来,蚕丝已经融入了震泽人的血液,成为震泽的“基因”。此次震泽蚕丝企业被抽检的批次不多,但涉及范围较广,既有枝繁叶茂的“金花”,也有茁壮成长的“小花”。“小考”虽过关,但震泽蚕丝依旧任重道远。

    “底气源于骨子里对丝绸的情感,更源于高度的行业自律”

    震泽人对蚕丝,有着特殊情感。

    慈云蚕丝董事长沈福珍,出身于蚕丝世家,与蚕丝打了50多年交道,被当地人称为“震泽蚕丝被之母”。说起沈福珍的蚕丝情结,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有着“当代黄道婆”美誉的费达生。1978年,高中毕业的沈福珍踏上工作岗位,便与费达生成为了知己。从此,费达生对丝绸的爱也深深影响着沈福珍,蚕丝文化的血脉在新老两代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沈福珍更成为蚕丝被国家标准主要传承人。

    山水丝绸总经理刘瑛,人称“湖丝阿姐”,18岁便进入当地震丰缫丝厂当学徒工,摸爬滚打20多年后站上领导岗位。

    2000年,缫丝厂倒闭让她极度郁闷。“转行”还是“坚守”?徘徊了两年后,刘瑛还是割舍不下对蚕丝的那份眷恋,并将全部情感寄托在自己创办的山水丝绸上,“将一根丝进行到底”。

    在震泽蚕丝企业中,太湖雪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均首屈一指。但外界或许并不知道,董事长胡毓芳原来并不从事这一行,“跨界”完全因为对丝绸的热爱。受父亲的影响,儿时的胡毓芳心中就已种下丝绸的种子。

    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震泽成为教师,但胡毓芳的人生注定和丝绸结缘。1993年,她毅然放弃稳定的教师职业,开始追逐自己的“丝绸梦”。 相比3位“女前辈”,震泽蚕丝同业公会会长、丝立方家纺董事长卢云华算是后来者。以纺织贸易起家的他,事业发展顺风顺水,但心底始终绕不开对丝绸的情感,并把多年积蓄全部投入蚕丝产业。买原料、搞研发、创品牌,直到成为佼佼者。在卢云华看来,现在的事业更让他享受。 如今,经过多年培育,震泽已拥有蚕丝企业100多家,年销售收入8亿元。先后涌现出太湖雪、慈云、山水、丝立方和辑里等“五朵金花”,绿中缘等“五朵小花”,形成了“金花”带“小花”的良性发展模式。震泽蚕丝人把品质看成生命,用他们的话来说:“没抽到,是遗憾;抽到了,更开心,有了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 底气,源于骨子里对丝绸的情感,更源于震泽蚕丝的行业自律。 2012年,太湖雪与太平洋保险签约,发布“假一赔十”承诺;2013年,丝立方携手中国人保,至今没有开出一张理赔单;慈云坚持“用人品做产品”,摒弃任何形式代工,建厂23年来从未收到一起产品质量投诉;山水丝绸从原料、设计到加工,每个环节精益求精,而且不实行计件考核,员工的首要任务不是追求数量,而是保证品质。

    “坚守并不意味着守旧,震泽人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新的现代演绎”

    从“藏在深闺少人识”到“声名鹊起”,震泽蚕丝成为吴江、苏州乃至全国一张亮丽名片的背后,离不开一双有力的推手。

    震泽蚕丝同业公会秘书长卢斌煜告诉记者,针对全国范围内蚕丝产品存在标准不一、良莠不齐的现状,震泽成立了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震泽办事处,发布全省首个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联盟标准——《〈震泽蚕丝被〉联盟标准》,并注册了“震泽蚕丝被”集体商标。

    “起初,企业认为送检是‘被迫’接受监管;如今,这种观念被完全颠覆,尤其是条件相对较差的小企业,不仅主动要求送检,还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卢斌煜说。

    著名丝绸家纺企业“万事利”,曾一直苦于找不到优质稳定的上游供应商。直到他们接触了丝之源家纺,不单是总经理姜志伟的丝绸情结打动了他们,更重要的是丝之源遵行的质量标准原则和严格的检测流程。

    宋卫芳创办的锦泽依家,论规模虽排不上号,但品质一点不含糊。“在蚕丝被行业,没有什么比质量更重要。我们的产品都经过质检中心严格检测,宁可麻烦一点,利润薄一点,也要用上等原料,坚守品质”。

    坚守,并不意味着守旧。相反,震泽蚕丝人动足脑筋,对这一传统产业进行了全新演绎。

    慈云革新蚕丝被制作工艺,让蚕丝被从此无须拆翻,研发的“可水洗蚕丝凉被”,突破了夏季不用蚕丝被的旧习;山水致力于“传统产业时尚化”,让真丝产品符合不同人群需要,已拥有发明专利10多个,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300多个;太湖雪追求“中国深度、国际高度”,在产品设计、花型和色彩上动脑筋,先后开发了包括丝巾、床品、蚕丝被、睡衣等近300款真丝产品;丝立方实现了传统丝绸产品的华丽转型,不仅蚕丝家居服、真丝旗袍成为市场“香馍馍”,真丝肖像画更跻身“国礼”行列。

    蚕丝产业生机盎然、蒸蒸日上,还吸引了亚麻龙头企业新申集团和棉纺龙头企业震纶公司的目光。在新申集团董事长李建峰看来,蚕丝和亚麻是天然纤维精品中的“双生花”。新申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必须从自身及行业角度,加快与蚕丝的科技融合,开发更多丝麻产品,放大麻与丝的综合效应。

    “震泽蚕丝产业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支撑的是情感、是信誉、是品牌、更是文化。我们要像瑞士钟表一样,把震泽蚕丝打造成一张国家名片。”陆斌说。

    “融入震泽的生产生活生态,让三产绕一丝,一丝兴三业”

    如今,随着“一根丝”效益的不断放大,蚕丝产业在震泽已不再是单独的二产,而是串联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产业,被震泽人形象的称为“三产绕一丝,一丝兴三业”。

    年销售额收入仅500万元的“红绣坊”,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已成为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解决了当地一批50岁以上居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带头致富的好伙伴。

    当前,震泽又在全力打造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包括2000亩的优质生态蚕桑基地和创意研发、国际交流、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12项功能,既彰显蚕丝古镇特色,又扶持蚕丝企业发展。

    “我们要把蚕丝产业与商贸、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打造涵盖古镇旅游、生态参观、蚕丝鉴赏、美食品尝、商贸采购一条龙的‘筑巢之旅’特色旅游购物线路,让蚕丝文化产业迸发新活力。”震泽镇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蚕丝产业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的深度结合,使震泽的蚕丝产业真正成为一个有能力反哺古镇保护开发的产业。

    “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才能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在陆斌看来,蚕丝文化园的作用还不止这些。

    “放眼中西部,蚕桑基地有很多,但没有终端产品;而江浙一带织机有很多,却没有蚕桑基地。”陆斌说,震泽将牢牢抓住蚕桑基地与终端品牌产业链“两头”,一方面,鼓励引导农民、企业种桑养蚕,传承蚕丝文化。同时,大片桑田也成为检验震泽生态环境的标志,推动震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落脚点。另一方面,通过“一根丝”串联资本市场人才、创意研发人才、品牌管理人才,将蚕丝文化园打造成为全国对外交流的平台,使震泽蚕丝产业迅速登上50亿元级“台阶”,最终成为百亿级产业。

    “震泽蚕丝产业发展,一定要有地域特色,传播的是原产地文化。无论是震泽蚕丝人还是震泽蚕丝企业,根扎得越深,震泽蚕丝产业的未来才会越茂盛。”

    近日,商务部运行司司长、国家茧丝办主任陈国凯到震泽调研,连称想不到:“一个乡镇,打造了一条丝绸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全国绝无仅有。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特色和亮点,让我们看到了震泽人对这根丝的情感与状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