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三阳工业曾经在历史上有过辉煌,如何重振“老工业”?近年来,三阳镇党委、政府进行了探索,走出了一条引导企业“内涵式”发展的路子。通过加大企业技改投入,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三阳的老工业焕发了新活力。正如镇党委书记朱红兵所说,三阳镇企业以纺织印染、衣帽加工、羊毛衫生产等传统企业为主,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老企业要“强身健体”,出路就是一条:科技创新,技改投入。
地方政府是企业转型升级组织者。三阳镇党委、政府抓企业的发展,主抓的就是组织企业走结构转型道路。针对不同企业,分别对待。具体表现为 “抓大、提中、稳小”。抓大:把转型的重点放在骨干企业、有牌的企业身上。通过争取省、市对落后设备淘汰财政补助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尽快转型升级;提中:通过开现场会、走出去参观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提档升级,积极参与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向骨干企业进军;稳小:通过企业示范的效应,在稳定小规模企业现有规模基础之上,鼓励做强做大,尽早向规模企业靠拢。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三阳工业企业焕发生机无限。
激活龙头,是三阳镇振兴“老工业”的关键。三阳镇的王氏染整有限公司是该镇的支柱企业,一个企业的应税销售占全镇总量的60%。有句玩笑话,王氏染整打个喷嚏,三阳工业就要震一震。近年来,王氏染整注重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花大力气技改投入。2011投入300万元用于科研,走科技化和现代化融合道路。投入1800万元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自动化控制设备,大大提高产能,去年实现应税销售6.8亿元,同比增幅65%,一举进入了海门市银牌企业行列。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是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王氏染整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感慨:“王氏染整这几年的飞跃发展,得益于企业坚持不懈抓技改,加大对落后设备的淘汰力度,转型升级是企业内在需要,企业做大做强后,就能控制上下游产品的话语权。”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王氏染整这个龙头的引领下,三阳镇25家企业去年先后进行了技改投入,累计投入1.8亿元,其中设备投入1.12亿元,新增产值4亿元。羊毛衫生产、加工是三阳的传统产业,有生产加工点13家,拥有横机1000多台,规模占海门的80%左右。多年来一直使用手动或半自动的横机,生产效率低,又浪费了巨大的劳动力。2010年行业应税销售4000万元。2011年,全镇羊毛衫加工行业的两大龙头海门市琦玮毛衫织造有限公司和海门市东大制衣有限公司提档升级,带头淘汰落后的设备,花巨资引进目前世界领先的全自动电脑横机。当年实现应税销售分别为2646万元和2185万元,同比增长了132%和87%。而劳动力只用了以前的1/4。2011年行业实现应税销售9500万元。(海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