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纺织地区改造获得初步成功的实践证明,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干出亮点,贵在创新。
创新,缘于对基本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就是底子清,对问题的症结看得准,摸得实,这样才便于对症下药,才能够有的放矢。西安市委、市政府和灞桥区委、区政府对纺织城地区的基本情况做过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拿出了合理、科学的改造方案,使改造工作快速、有序地推进。纺织城地区曾经历了兴盛、沉寂、衰落三个阶段,是社会不需要纺织产业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传统产业受到市场大潮冲击之时,缺少应变能力,缺乏创新,导致了传统产业的一蹶不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沉着应对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
创新,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的改造,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设身处地替群众着想,群众没有想到的我们想到了,群众想的少我们做得多,才能让群众打心底里满意和高兴,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西安市纺织城地区改造之所以顺风顺水,畅行无阻,就在于把改善纺织城地区困难职工生活状况放在第一位,这是困难群众盼望已久的。这样的改造,顺民心,合民意,能得到大家的广泛支持就不奇怪了。
创新,要抓住主要矛盾。灞桥区的主要负责同志说得好,企业破产不等于产业破产,传统产业不等于是夕阳产业。创新,并不等于将原有产业全部否定,推倒重来,而是针对技术、设备、产品落后的症结,进行升级改造,注入新的活力,让在纺织行业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继续发挥其作用。西安市灞桥区通过体制创新,化解了纺织城转型发展“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难题,其勇于创新、不断创新的做法值得肯定。(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