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6788-114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纺织 » 正文

部分东盟商家“零关税忧虑症”加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110
  印尼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主最近走上街头示威抗议。一些业主抱怨,面对低成本的中国服装、玩具和电子产品的竞争,印尼方面本来就难以招架,取消关税将进一步损害印尼企业的利益。
  
  “中国鞋业占印尼鞋业的市场份额将由目前的40%上升至60%,使印尼损失4万个就业岗位,”印度尼西亚鞋业联合会主席埃迪·维查纳尔科说。
  
  印尼政府官员也纷纷表示,印尼政府已经向东南亚联盟理事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希望与东盟和中国就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削减关税部分的内容重新进行谈判。
  
  实际上,对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些东盟国家始终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正如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索蒂拉·布所说,“并不是每个东南亚人都看好自由贸易区”。
  
  其实,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减税进程已有多年,大多数产品的减税过程已逐步完成,而非在2010年1月1日才开始实行,现在谈论中国对当地的冲击和影响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另外,部分专家指出,东盟国家也在与其他国家加紧签署和实施自由贸易协定,东盟的“同心圆”战略将给中国带来严峻挑战。

  媒体极力渲染负面影响

  经过10年的努力,在2010年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零关税时代的帷幕也随之拉开。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成引发海外媒体高度关注,《日本经济新闻》、美国《纽约时报》、法国《世界报》、《回声报》、《费加罗报》等的报道普遍注意到,该自贸区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它的建成对地区经济有利,将大幅增加地区贸易往来。
  
  然而,在以“积极意义”为主论调的同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尤其是年初以来,一些媒体开始大肆炒作自贸区的负面影响,认为东盟当地的一些行业将在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下不堪一击,“中国在自贸区减税进程中受益较多而东南亚国家受益较少”的论调也确实迷惑了不少当地民众。
  
  瑞士银行财富研究中心亚太地区宏观经济研究负责人托马斯·克吉说,总的贸易天平已经开始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微微倾斜。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5日在头版以《零关税需要喊停》的大字标题、以《难与中国抗衡 马印泰受冲击》的副标题刊登有关文章,突出强调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总会长钟廷森讲话的负面内容。
  
  该篇报道说,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才启动几天,泰国、印尼以及马来西亚商界便纷纷喊停,希望相关协议推迟实施。文章援引钟廷森的话称,在马来西亚除了受到政府保护的汽车行业之外,其他受到零关税影响的行业很难与中国产品竞争。
  
  而事实上,钟廷森讲话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制对马来西亚既是商机也是挑战,虽然自贸区酝酿多年,但本地许多厂商却未认真做好准备,如不正视这个问题,到时候将“未见其利,先见其弊”。
  
  钟廷森也表示,中国方面也意识到这个协定在现阶段可能对东盟国家产生冲击,而且也不愿意看到任何一方的商贸利益受到损害。

  担心中国产品冲击

  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即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低到0.6%。东盟4个新成员,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在2015年实现90%零关税的目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在东盟内部之所以出现反对声音,是因为一些东南亚生产商担心,一旦进口关税削减,廉价的中国商品可能大举涌入市场,这将令他们更难以获得或增加在当地市场的份额。
  
  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称,有一些行业正紧张不安地关注着事态的变化,不知自由贸易区对自身行业意味着促进还是削弱。
  
  据法新社报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达成的最后时刻,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工业组织还强烈敦促它们的政府对脆弱行业加以保护,保持进口关税直到2012年。
  
  印尼国会议员哈尔塔托说:“这些脆弱行业还没有准备好与进口的中国产品竞争。如果政府现在实施零关税,这些行业肯定会消亡。”他列举了12个行业,包括纺织、石化、鞋类、汽车零配件、食品和饮料、钢铁、家具业等等。
  
  哈尔塔托说:“例如,印尼每袋食糖、大米及肥料的成本约为1600盾(1.70美元),而中国的这些产品每袋的成本仅为约800盾。”
  
  印尼鞋业联合会主席埃迪·维查纳尔科说,中国鞋业占印尼鞋业的市场份额将由目前的40%上升至60%,使印尼损失4万个就业岗位。
  
  印尼家具生产商联合会负责人塔纳纳伽·卡里姆指责政府未能创造公平竞争的舞台,呼吁政府以非关税的措施对印尼本地行业进行保护,如制定严格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他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还没有准备好与进口的中国家具产品竞争。”

  印尼拟就关税调整进行谈判

  印尼是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反对国之一。印尼经济统筹部长哈达·拉查萨和工业部长希达亚特日前分别表示,印尼政府已经向东南亚联盟理事会提交一份报告,表示希望与东盟和中国就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削减关税部分的内容重新进行谈判。
  
  印尼《雅加达邮报》和《雅加达环球报》报道说,印尼政府希望在执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时暂缓对该国8个行业的228个税目的商品实施减税;作为回报,印尼将加速其他153个税目商品的减税过程。印尼提出的228个税目包括钢铁、纺织、电子、石化、家具、鞋袜、机械制造、化妆品和草药等。
  
  哈达·拉查萨说,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可能削弱印尼的国内产业,因此印尼政府一直在与各方进行非正式的谈判,设法修订自由贸易协定,而正式的谈判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印尼贸易部将作为印尼官方代表参加谈判。
  
  希达亚特表示,印尼乐于付出一些有利于中国的交换条件,来促使延缓实现对上述228个税目商品实施减税的目标。
  
  希达亚特还透露,印尼政府可能会采用反倾销措施、强制性国家标准等非关税壁垒防止中国商品涌入印尼市场。
  
  印尼农业部长苏斯沃诺也表示,印尼农业部将于国内生产商和进口商加强合作,控制进口商品的市场份额;同时还将最大程度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在全国各检疫站安装必要的设备,加强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的检疫。
  
  对于印尼国内出现要求延迟实施零关税的要求,《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东盟极不可能批准印尼要求其推迟一年实施现已生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条款的请求,因为这需要东盟10个成员国的政府全都同意才行。
  
  另据报道,东盟秘书处官员表示,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印尼在这个时候“拖后腿”,提出延期执行自贸协定的要求,与东盟建立开放的地区市场这一长远目标相抵触,“修改自贸协定是不可能的”。

  可望开辟中国市场

  东盟经济共同体副秘书长松德拉姆承认,自由贸易区开始运作的时候,一些国家可能会“付出一些代价”,但他说,相信中国和东盟都会从中受益。
  
  虽然与更多中国进口商品竞争可能对东盟生产商构成新的挑战,但这也为他们进入13亿中国人的市场开辟了道路,从而带来重大利益。
  
  “虽然中国产品将以零关税大量出口到马来西亚市场,但马本国制造业厂商一样享有零关税出口的优势,这将推动国内许多制造业厂商扩大对中国出口,”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部长穆斯塔法日前说。
  
  穆斯塔法还说,目前马来西亚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比较低,即使明年开始实行零关税,削减幅度并不大,不会在商品价格上造成大的变化,因此,零关税将不会对当地制造业带来很大冲击。
  
  曾在1993年到1998年任柬埔寨工业、矿产和能源部长的索蒂拉说,免关税将有利于柬埔寨对中国的农业出口。柬埔寨需要出口市场的多样化,因为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已经开始下降。
  
  虽然索蒂拉认为,柬埔寨纺织品出口业不太可能与中国高度发达的制衣业竞争,但他认为,自由贸易区可能会让更多的中国制衣企业在柬埔寨设厂,因为柬埔寨的原料和人工成本都较低。
  在1998年到2002年担任东盟秘书长的鲁道夫·塞韦里诺认为,已经向中国出口棕榈油、橡胶和天然气的马来西亚可能是自由贸易区最大的受惠国之一。但是他说,像越南这样主要生产廉价消费品的国家很可能受到打击。他说:“这些国家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出口商品并找到新的市场。”
  对于中国来说,在自由贸易区启动后,中国将从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进口更多农产品,比如热带水果,这可能影响广西和云南等中国南部省份的农民利益。

  东盟“同心圆”战略带来挑战

  中国—东盟自贸区虽然是中国最早与东盟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但东盟国家与其他国家也在加紧签署和实施自由贸易协定。
  有专家指出,东盟的区域合作战略,是一个以自身为核心、以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外围的“同心圆”战略。这个“同心圆”以东盟为核心,以中、日、韩、印、澳、新等多个“10 1”机制为第一外围,以“10 3”为第二外围,以“10 6”为第三外围。
  根据相关协议,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1年建成,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2012年建成。
  有关专家指出,东盟国家与其他国家加紧签署和实施自由贸易协定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等其他各国与东盟签订的自贸协定生效后,他们可以便利地从东盟进口享受政策优惠的产品,而如果我国没有与这些国家签署自贸协定,出口到这些国家的产品在关税等政策成本上就会远远大于东盟国家的产品,从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东盟与其他国家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些协定的降税时间比较雷同,届时,对于向东盟市场出口商品,我国与其他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甚至还落后于某些国家,加上从产品本身来说我国与日韩等国相比竞争力较弱,抢夺东盟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并且目前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政府层面推进很快,但企业“跟不上来”,不了解、不懂得利用自贸区的一些优惠政策。中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总检验师项玉章日前表示,目前中国企业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优惠政策的产品仅占全部贸易量的1%左右。
  另外,在其他国家与东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后,我国再与这些国家开展自贸区建设的谈判就会增加难度,在很多具体内容上缺少足够的回旋余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