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6788-114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

湖南:依托中部腹地打造纺织产业转移洼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14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浏览次数:453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腹地,是全国8大产棉区之一,又是世界苎麻之乡,在地理位置和产业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001年以后,以永州蓝山为代表的毛针织业发展迅猛,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企业集群效应。此后,借“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优势,湖南已经形成了棉纺、麻纺、服装、毛织等四大类产业集聚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腹地,既是全国8大棉区之一,又是世界苎麻之乡,在全国纺织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中,湖南充分利用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人才和文化优势,着力打造承接沿海纺织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洼地”。目前已形成了常德棉纺织、益阳麻棉纺织、株洲纺织服装3个产业集群和华容棉纺织、蓝山毛针织、汉寿苎麻纺织、船湾镇职业装、宁乡服饰等7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棉纺织、苎麻纺织、毛纺织、印染、化纤、服装、针织、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等门类齐全、花色品种多样的发展格局。

  2009年1~9月,湖南纺织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311亿元,同比增长12.78%;完成销售306亿元,同比增长11.33%;实现主营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14.91%;实现利税13.2亿元,同比增长2.9%。前9个月,完成投资55.2亿元,同比增长16.74%;施工项目264个,同比增长25.67%;新开工项目155个,同比增长24.32%;竣工项目72个,同比增长42.22%。

  回归的“孔雀”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湖南纺织承接产业转移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当地能人“回湘”创业;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沿海优势企业“进湘”发展。

  湖南有不少“返湘兴业”的典型。如东信集团的总裁高骅在沿海打拼多年,成为一位具有雄厚实力的成功企业家。他利用自己熟悉纺织的特点,看准了湖南纺织国企改制的机会,从广东移师湖南,大胆收购破产企业,先后对湘潭纺织印染厂、常德纺织厂、邵阳纺织厂、长沙三纺织厂实施收购重组,并投入数亿资金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这批老纺企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他还在茶陵、炎陵、华容等地新办了一批纺织企业。目前,东信集团已拥有50万环锭纺、6000头转杯纺、5000台织布机的规模,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上缴税金6355亿元,成为湖南纺织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一个产业的振兴,连续4年获全国棉纺织行业“排头兵企业集团”称号。像高骅这样“孔雀东南飞”创业的成功人士转而“孔雀”返湘兴业的企业家,还有云锦集团总裁陈亮、龙源总裁陈建军等一批人。他们的回归创业,带动了湖南棉纺产业的振兴和发展。

  还有不少“打工仔”回乡创业的典型。地处湘南边陲的蓝山县,利用邻近广东珠三角的区位优势,依托外出务工能人学到的技术、管理以及积累的资金,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外向型毛针织加工。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毛针织加工企业500余家,安置劳动力6万余人,实现税收5000万元。

  近年来,湖南蓝山又引进香港丽宏国际针织有限公司、香港三黄集团利黄漂染厂、台湾承阳针织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他们带来了先进技术、先进管理以及雄厚资金,全面提升了蓝山毛针织产业水平,以这些龙头企业引领本地星罗其布的加工企业科学发展。目前,蓝山毛针织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年产值近10亿元,成为湖南最大的毛针织产业基地。蓝山去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毛针织产业基地县”。蓝山毛针织产业集群的崛起,还辐射到邻近的宁远、道县,形成了蓝山、宁远、道县承接沿海纺织产业的“转移带”。南山县副县长邓孟秋告诉《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为推进蓝山毛针织服装产业升级,蓝山县将进一步延伸毛针织服装加工链条,最终形成毛针织服装设计、加工、后整理,针织机械、服装展示和市场交易的“一条龙”产业链,使毛针织服装真正成为推动蓝山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引资对接有优势

  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地域优势对接强势企业。湖南纺织对接强势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如资源比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综合成本比较优势、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支持优势等。2007年,湖南省湘西维尼纶厂(简称湘维)与央企中石化合作,实行战略重组。中石化投资40亿元对湘维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目前已在怀化工业园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聚乙烯醇生产线及配套工程,今年又投入8亿多元建设VF-6特种纤维项目。

  湖南常德德山开发区利用当地常纺机生产的经编机优势,引进香港战略投资者投资10亿元在德山工业区建设常德经编工业园。先后引进德馨经编针织、金丝鸟麻业、纳川纺织、丰德纺织等企业入园。目前,常德德山工业区已建成云锦工业园、经编产业园、常纺机为主,无纺布和服装加工为辅的纺织产业集群。预计“十一五”末产值将超过65亿元。

  被授予“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服饰名城”称号的株洲芦淞服饰市场集群,拥有各类服饰市场42个、从业人员达18万人,汇集国内外品牌4000多个,年成交额达200亿元,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集散地和物流中心。良好的市场基础,为带动服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最近,记者从省纺织办获悉,湖南将以株洲芦淞服饰市场群为中心,创建100公里服饰圈,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大力支持芦淞服饰加工产业以及周边荷塘、醴陵船湾、长沙、宁乡等地服装产业发展。在首届“中国中部地区投资贸易博览会”上,由湖南爱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起,联合“美国西城骆驼”等知名企业投资2.3亿元打造的“株洲新芦淞服饰工业园”项目新鲜出炉,合力打造一个高品质高起点、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服饰工业园,成为中小企业的提质升级创业发展和服饰品牌孵化基地,它将对引导芦淞服装产业科学发展,培育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发挥示范作用。

  难度与力度

  记者调查发现,湖南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洼地”效应并没有充分显现。

  首先表现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不够。与一些产业转移典范省份和地区相比,湖南省的招商政策还不够优惠,招商环境不够宽松,从而在有些事情上错失了良机。

  其次是对承接产业转移的认识不够。少数同志认为沿海转移的项目是传统落后产业,没有承接价值,认为加工贸易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对地方税收贡献小,因而犹豫不决,行动迟缓。

  其三是引进企业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从整体上看,引进大公司、大企业的战略投资者太少,没有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尤其是加工贸易型企业,本就容易流于低端制造,而蓝山的毛纺织企业,大多是采取联合方式从广东拿订单,加工生产半成品后由广东大公司代理出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产品的增值率和企业的利润都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

  其四是树立“区位品牌”的意识淡薄。“区位品牌”的形成是企业借助集群的整体力量,利用群体效应,使每个企业都受益。湖南的产业集群缺乏企业之间、企业与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使产业集群成为简单的同类企业的扎堆,仅仅获得有限的外部经济效应,而难获得分工合作所形成的互动合力,无法形成“区位品牌”的社会效益。

  其五是产业转移的竞争力不强。不管是与中部的江西、安徽、河南相比,还是与沿海发达省份的省内转移地区相比,都不具备绝对优势。尤其是随着发达省份在产业转移引导政策中鼓励企业在省内转移,给湖南承接产业转移造成更大的挑战。如2004年以后,广东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等文件,加快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开发,引导珠三角产业在省内转移。深圳、东莞等城市也相应地在广东省内后发地区建立了自己的产业转移园区。

  面对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湖南省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相关对策和措施,湖南省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刘辉告诉记者,湖南实际上具有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条件。湖南产业环境良好,是中国的麻、棉主产区,主产区的县市依托资源发展经济,许多县市镇财税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纺织服装产业,如常德的汉寿、桃源、临澧、津市等,益阳的赫山、沅江、南县等,株洲的芦淞、炎陵、茶陵等,还有永州的蓝山、岳阳的华容、怀化的洪江等等。可以说,纺织服装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对于如何利用湖南自身优势,发挥“洼地”效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的有关人士认为,下阶段,湖南应该抢抓机遇,营造环境,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措施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湖南优势

  基础资源: 湖南有充足的可再生资源,如棉、苎麻等。

  劳动力:有充足的农业人口资源。

  产业基础:有长期纺织业发展传统,行业门类齐全,有一定人才储备。

  承接环境:形成了一批纺织产业集聚地,并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


  延伸阅读

  湖南承接导航

  2008年以来,湖南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和规范园区发展、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和意见。湖南省各市州、各重点县也纷纷出台相关举措,鼓励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全省上下掀起承接产业转移的热潮。这对于欲落户湖南的沿海纺织服装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当前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任务、推进产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推动,作为扩大国际贸易的重要渠道、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来谋划,作为扩大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措施来落实。

  《关于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中明确了其中有关政策措施,比如在建设用地、建设规划、环保审批、财政支持等11个方面34条具体政策措施(简称34条),是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最大“法宝”。

  《湖南省纺织产业振兴实施规划(2009~2011年)》

  该《实施规划》在政策措施一款第三条明确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如推进产业链招商,加快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充分依托大企业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选择认定一批省级纺织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对引进园区的企业,在土地、厂房使用和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优惠。省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专项资金向纺织项目倾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