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6788-114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

角逐国际市场 中国纺织业缺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19   来源:中国纺织报   浏览次数:394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这个在纽约市中心举办的展会,不仅是美国纺织服装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纺织业与其他国家纺织业的竞技场。尽管金融危机过后,一些东西在悄然改变,但在这个舞台上中国仍是独一无二的主角。

  然而当我们身处纽约繁华的街道,这个世界时尚中心、潮流品牌的聚集地,却很难听到中国纺织发出的声音。即便一些顶级的品牌也都会标上“中国制造”,但这个词汇却被淹没在品牌耀眼的光辉之下。

  角力国际市场,中国纺织到底缺什么?跳出熟悉的环境审视我国纺织业,其优势与劣势一目了然。买印度造不如买中国造

  在纽约的行程中,安排了购物环节。走进奥特莱斯之前,导游半开玩笑地说:“这些品牌打完折后都很值得买,但我建议与其买印度或孟加拉制造,还不如买中国制造。”虽然身处行业之外,但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来的话,却传达着耐人寻味的讯息。

  本届纽约展,不是纯粹的中国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而是融入了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纽约国际家纺面料展、Texworld USA服装面料展三个展会。除了中国企业外,还有来自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美国、日本等诸多国家的企业,和他们同台竞技,中国企业并不胆怯,更多的是表现出了自信。不过,近年来,我国周边一些纺织大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让我们在自信的同时,也不得不用一种冷静客观的眼光反思他们的长处。

  巴基斯坦一个家族企业的“富二代”管理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表达了对中国纺织品的敬意,他认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完备,产品质量很不错,但他同时也指出:“巴基斯坦纺织产业基础好,产品价格普遍比中国便宜,人民币升值后,不少订单都转移到巴基斯坦。”因此,他们感觉今年的日子要比去年好过。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产业链很长,产品覆盖了纱线、面料、服装,此次展出的主要是男女式服装。“我们以外销为主,主要做OEM,和Gap等品牌都有合作。”在展会现场,该公司展出的这些服装的确表现出了较大的价格优势,一件卫衣售价3.5美元左右。可能正是瞄准了订单从中国转移的机遇,巴基斯坦目前加强了发展纺织业的力度,同时,印度和孟加拉等纺织大国也出台了促进纺织业发展的相关举措。这位负责人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强大的国内消费能力将对中国纺织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

  和这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整个展会上,韩国纺织业的表现更为抢眼,其时尚的设计让不少周边国家的产品黯然失色。认真了解后,发现他们除了时尚的外表,还有不少内在的科技含量。对来自韩国的一家面料企业来说,今年已经是3年内第6次来到纽约展出了,和其他大多数参展企业一样,他们此次展出主要是见见新客户,做做广告宣传。据其展会负责人介绍,金融危机并没有让公司的销售业绩发生变化,相反公司开发的一种用纸纺成的纱线很受客户欢迎,美国客户购买这种纱线制成的面料后,再做成服装及其他成品,销往其他国家。据记者了解,在金融危机时期,除了发展中国家廉价产品受冲击较小外,就是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品体现的抗风险能力较强。

  周边国家的迅速成长,或许是我们注定要面临的局面。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必然要与实力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角力国际市场。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忧虑,他将眼光跳脱出产业低端,希望以科技与品牌为突破口,中国纺织业应在更高的层面找到自己的竞争力,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品牌之殇情堪几许

  纽约确实是一个购物的天堂,每个人心所向往的大牌唾手可得。然而从第五大道到时代广场,从梅西百货到某个不知名的小店,记者和一位业内的朋友依旧两手空空。或许太挑剔,总无法产生在国内逛街时邂逅某件自己喜欢的服装时的那种兴奋。平淡无奇的设计,做工一般的质地,让人找不到远渡重洋来购买的理由。当然也有来自阿玛尼的惊艳,但不菲的价格标榜出其高贵的姿态。

  到奥特莱斯血拼,成为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不可或缺的经历。花上几十美元,甚至十几美元,就可以拥有一件名牌服装,这足以让人心动,尽管服装里面的标签上明白无误地写着“Made In China”。当顾客们手拎大包小包走出奥特莱斯,带着疲惫而又满足的神情,很难让人分辨其满足感究竟来自买到了中意的服装还是过了一把品牌瘾。

  纽约毫不掩饰对品牌的推崇,以及人们对品牌的欲望。虽然同样的价格在国内可以买到式样更美观、更舒适的服装,但因为它们不是CK,不是POLO,不是TOMMY,于是我们舍近而求远。

  正如杜钰洲所说,中国不缺乏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我们可以为一流的品牌做加工,为这些品牌标上“Made In China”,但我们始终都站在它们的身后,第五大道上没有我们的声音。何时外国友人以购买到一件中国品牌的服装为荣,那就意味着纺织强国的真正到来。结束语

  “Made In China”这个被广泛运用的词汇,如今演变成“Made With China”,这意味着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分工中的有机一环。但一些积极进取的中国人从不满足于此,他们一直朝着“Created In China”迈进。纺织业作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或许可以成为“Created In China”的突破口,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