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

如何突破中国服装行业肩负的三大压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03   浏览次数:14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3)的招展书上,封面背景是著名的“掷铁饼者”,他肌肉发达,充满运动感,配上2013年的主题“力炼”,让人觉得充满力量。对于这样的设计,主办方中国服装协会有着自己的解释——如果说在已经过去的30年中,中国服装产业如一个初中生一般突然长到一米八五,那么这个初中生只能说长得快却没有肌肉,而接下来中国服装企业要做的,不是再长高的问题,而是怎样练肌肉。在这个过程中,服装企业需要静下心来挖掘自身动力。 从2008年在金融危机中承顶压力、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到现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被外界所看好。但外部的表象很光鲜,内部却因众多企业浮躁、快速扩张而存在危机,中国服装,就是存在众多危机的产业之一。 就像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所说,在中国30年的快速发展中,服装产业虽然有起伏但还算稳定,可是2012年却真到了经历转折的时候,以往企业都在谈转型升级,但何时转、怎样转却一直在思考。“现在就是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中国服装产业与市场的条件、环境、基础都发生了变化,整个产业发展得非常快,原来企业扩张依靠的是速度、规模和低成本,而现在重要的是提升内生动力。” 陈大鹏的话让人细想之后觉得内涵深远。 其实关于行业发展不畅的话题,近两年都有不同的言论与观点,如很多行业专家所说,到了2012年行业发展的态势正逐渐清晰,也许成本高企、内外销低迷、转型升级、创新都是企业关注的几大问题。但在前几年的摸爬滚打中,很多企业也正在积累能量,希望解决发展的阻碍。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服装协会也希望行业能穿过迷雾、修炼内功,于是从2012年的“穿越”到2013年的“力炼”,中国服装协会正将CHIC对企业的帮助扩延至更大,而“力炼”,也是在考量了服装企业发展的几大压力之后所产生的思想。  压力一:高成本踢走低价竞争 “成本压力是中国服装企业最大的压力之一,其中用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劳动者的待遇应该提高,而这样的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服装企业发展的瓶颈不在于成本的提高,而在于成本提高后企业应该怎样做。”陈大鹏说与中国相比,欧美的劳工成本要高近十倍,但欧美劳工所创造出的价值却是中国产品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中国的低成本时代应该结束了,企业要做的是在成本提高后调整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以往可能靠量取胜,但大批量的生产带来的利润其实并不多,必须转变营销理念,按照市场变化创造个性化品牌,提升创造力和创新力,尤其保证持续的创新力。” 从去年开始,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很多国外品牌的生产订单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但在陈大鹏眼里,这些只是低附加值的订单,并不表示中国服装生产就没有了优势。“中国服装占全球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并不仅仅以低成本为主,也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服装的制造优势依然存在,而服装产业的未来方向,一定要提升创造水平。” 提高创造力,提升附加值,企业要提升内生动力,而这些都需要时间,显然,以前以百分之几十高速发展的中国服装旧时代已经终结。 压力二:出口企业转型的N条路 从陈大鹏的介绍中可以了解到,今年服装出口的形式并不好,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5月,出口数量一直是负增长。因为低价优势不再,所以很多出口企业也放弃了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看到中国内销市场的蓬勃发展,希望转内销的出口企业并不在少数。 但经历之后很多企业会发现,出口转内销并不那么容易。陈大鹏说:“中国服装出口一半以上还是靠量支撑,而这样的企业一旦转作内销,研发、设计、采购商、供应商等一系列因素都要重新考量,难度也很大。” 坦白地说,中国服装企业在研发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同时也预示着巨大的潜力。而比起出口企业转内销需要花费大笔的费用让企业变得更加窘迫,外销企业与内销品牌合作不失为一条更好的路子。“外贸型企业具备很好的加工能力和一定的设计能力,他们如果能与国内的品牌企业合作,是非常好的思路。”作为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看过很多出口型企业转型的成功与失败,所以他并不赞成出口企业转型做终端品牌。“外销企业转型做品牌,丢几千万元却看不到成效的企业也不少。如果说出口是走平坦大路,那么转内销更像爬山,这要求体质好、装备好,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显然外贸企业转型做品牌是一条思路,但并不只有这一条思路。中国服装制造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企业应该按照制造品牌的思路考虑下一步的发展。 压力三:商场保底扣点要公平 出口企业转做品牌有压力,内销品牌进商场也同样压力重重。一些人说,在国外看到同一品牌的同一款衣服,国外的价格就比国内要便宜得多,这中间很大一部分利润都给了国内商场。国内商场的保底扣点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梦魇。近两年商场里的服装价格日趋攀升,成倍的增长让很多消费者都大呼吃不消,其实吃不消的不仅是买家,品牌商更加吃不消。日前,《服装时报》记者在采访某服装品牌的营销总监时,她说:“我现在特不愿意来商场买衣服,因为我知道如此高的价格里很大一部分给了商场,而真正附着在衣服上的价值却很少。” 面对保底扣点的问题,陈大鹏说这是个老问题,但老问题同样需要关注:“商场要价高,这是市场的问题,有卖就有买,这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商场要给所有品牌公平的待遇。”陈大鹏一直在强调公平,“商场选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都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国家应该对市场秩序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而商场也不要因为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而区分看待,这是协会应该呼吁的,也是媒体应该呼吁的。” 记者后记 在采访陈大鹏的两个小时里,他一直在谈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谈产品、人才建设、内部管理、模式创新、终端业态、科技进步等那些让企业头疼的问题,也谈企业应如何避免浮躁盲目扩张而转为内敛的升级,而这些谈话都缘于CHIC2013的主题“力炼”:“‘力炼’这个词是我们造的,但我却觉得非常好,很符合服装行业的现状,也是服装协会希望企业能做的。” 在几位记者即将结束此次采访的时候,陈会长很低沉地说了一段话:“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个时候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拐点,我希望作为媒体的你们,能够发表一些对企业家思想产生影响的言论,能够帮助行业练肌肉,能够帮助企业做提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而我们将一直矢志不渝。”他双手合十对我们说着“拜托”,那份恳切与真诚,让在场记者无不动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