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

我国毛纺织业10年由粗放迈向集约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5
在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链中,尽管毛纺织业的纤维用量所占比重不大,但毛纺织业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从“十五”到“十一五”,每年我国都要进口大量毛纺原料和机械设备,我们不但承接了全球毛纺工业的产业转移,而且还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毛纺织行业经历了由追求“量”到重视“质”的转变,任凭国际经济风云变幻,毛纺织行业都能顽强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主动接受竞争洗礼。“十五”期间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十五”期间,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环境的变化,毛纺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下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进一步转变,行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毛纺工业逐步从低水平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注重内涵的集约化模式方向转变。这期间我国毛纺生产能力逐渐从加工成本高的大城市退出,初级加工能力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中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力向靠近市场的沿海地区转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渐显现,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及河北等地已经成为毛纺产品的主要加工基地,6个省市拥有的毛纺锭数量占全国毛纺锭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71%上升到2004年的84%。其中2004年江苏省毛纺锭数量占全国毛纺锭总量的比重超过了50%。2005年上述6个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出口交货值占全国规模以上总量中的比重分别达到86%、91%和91%。这表明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相应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产业布局进行区域调整的同时,行业中一批骨干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更新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加工能力,提高装备水平,在精纺面料、毛毯、毛针织服装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规模效益型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相当的加工规模,装备和产品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行业的示范作用明显。在大企业集团不断壮大的同时,毛纺工业集中的省份还逐渐形成了一批以中小企业为主、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这些产业集群比较优势明显,具有很强的市场活力。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共同命名的7个毛针织服装特色城镇为例,到2004年底,7个特色城镇生产企业超过1万家,年产各类毛针织服装约11亿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年销售收入420亿元,利润19亿元,从业人员46万人。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毛纺织行业国有经济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和重组,实现了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困难较大的国有企业逐渐退出,非国有经济成为毛纺行业的主体。(中国纺织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