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

数据统计:山东省 植棉面积连续5年下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31   浏览次数:31

去年12月底,平原县前曹镇宫徐村的棉农宫学海以每斤四块一的价格,卖掉了家里种的12亩棉花。“反正以后不种了!”他说的这句话挺有几分解脱的意味。   

最近几年,随着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不断攀高,加之夏季降雨偏多,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宫学海感到种棉花的效益一年不如一年。

受降雨影响,棉花减产又减价   

去年8月初,正值棉花开花期,台风“达维”横扫山东省鲁中、鲁北多个县市区。所经之处,棉花有的被大风刮倒,有的被泡在水中,作为山东省重要产棉区的沾化、无棣等地受灾较重,不少棉田几乎绝产。   

“种植棉花二十多年了,正常年份亩产都能达到500斤以上,去年台风过后,棉田积水达到半米深,棉花被雨水浸泡长达七八天。家里的20亩棉花,亩产量只有250斤左右,产量只有往年的一半。”沾化县泊头镇官庄村种棉户夏玉山介绍说。   

据省农业厅的数据,受台风影响,去年我省有370多万亩棉田受灾,65.3万亩绝产,棉花总产比2011年减产14.1%。   

相比鲁北的情况,作为鲁西北棉区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据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介绍,受去年7月下旬、8月上旬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当地籽棉质量和产量也有较大幅度下降,多为四级和五级,平均亩产籽棉460斤左右,比正常年份减少60斤左右。   

去年各地棉花减产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天气导致棉花质量下降。据德州市棉花协会统计,德州市三级棉占总产量的15%,四级棉占77%。   

去年9月份,国家上调了棉花临时收储价格,皮棉为每吨20400元,折合成籽棉,每斤大约在4.3-4.4元。但由于各地棉花衣分低,达不到这个等级,目前收购价一直维持在4.05-4.1元每斤。   

临近春节,鱼台县晨雨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皮棉加工接近尾声,去年9月以来,该厂已经收购加工籽棉8000多吨。据总经理袁良广介绍,去年以来,公司加工的皮棉主要以国储棉销售为主。由于销售的皮棉达不到三级,售价只有19800元每吨。   

据了解,受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中小型纺纱企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开工率不足,皮棉加工企业约九成产品进入国家储备棉库。   

20亩棉花收益只有万元   

棉花生产周期长、环节多,机械化作业率低,用工多且作业环境艰苦。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逐年增加。马俊凯算了一下德州种棉的效益,2012年德州市植棉成本继续上升,直接种植成本(不包括人工)每亩地达538元,这其中包括:肥料270元、机耕40元、种子50元、农药80元、耙地15元、机播15元、地膜23元、灌溉30元、拔棉柴15元。按亩产籽棉460斤,平均售价每斤4元计算,亩产值1840元。扣除直接种植成本538元/亩,亩收益1302元。   

“如果是几十亩的种植大户,往往需要租地,每亩地的租地费用大约在450元,雇人拾棉花平均每斤要0.65元,亩均需要300元左右。算下来,亩收益仅有558元,也就是租种20亩种棉花,年纯收益才一万元出头。”他说。   

据夏玉山介绍,种棉季节在当地雇人,一天至少80元的人工费,还要负责管饭,算下来,一天人工费将近一百元。 

“村里种棉花的人越来越少,每亩地最多1000元的收益,但是用工多,不如种粮食方便。种上粮食,去周围工厂打工就行了,每天至少七八十元的收入。”宫学海说。   

农民种棉积极性降低,5年来植棉面积持续下降   

宫学海虽然坚决地说不再种棉花了,但是今年还是留了3亩棉花地。“种了几十年棉花,一点不种也有些不舍得。”2011年宫学海种棉面积达30亩,两年间,减了九成。   

“现在种粮食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用工大大减少,省下来的时间外出打工,月收入至少一两千元,高的达到三四千元,远比种棉花挣钱多、来钱快。现在的农民,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意愿种棉花。”马俊凯说。   

据德州棉花协会预测,2013年德州市棉花面积预计为110万亩,预计比2012年减少15%以上。在2008年,德州全市棉花种植面积为290万亩。   

根据省农业厅的数据,自2008年以来,我省棉花种植连续5年下降。今年全省的棉花种植面积会继续下降,至于降多少,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统计。   

去年秋季,由于棉花价格较低,人工费用高涨,在滨州、东营等地,一些种棉大户放着自己地里的棉花不管了,跑去给别人拾棉花。“拾一斤棉花将近1元的人工费,熟练拾花工一天能拾到近200斤,一个人拾2个月的棉花,就能挣差不多一万元。辛辛苦苦种20亩棉花,管理一年,纯收入未必到这个数。”一位棉农说。这样的事例或许有些极端,但是在鲁北棉区真实存在。   

“如果都不种棉花了,这些农民们又去哪拾棉花呢?”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合忠不无忧虑地说道。   

棉纺企业建立定点基地,可以让小棉农对接大市场,但由于棉花加工产业链长,目前少有企业涉足 “订单”种棉,路还很远    

据统计,2012年我省棉花总产量约65万吨,我省年均棉花消费超过400万吨。看似省内棉花市场缺口很大,其实棉纺企业对省内棉花却并不“感冒”。   

“省内棉花的缺口,主要依靠国外和新疆的棉花来补齐。进口或外调的棉花,质量要好于省内的棉花。”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说,“因此老百姓在种棉时,不能只看本地、本省的市场,应该从全国和全球市场来看待棉花市场和价格。”   

山东省棉花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棉花面积要稳定在1200万亩,为此要创新棉花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棉农与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鼓励、支持纺织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让棉农真正既参与生产又参与流通,从生产、加工、流通中受益。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鲜有企业去棉区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一方面,与我省棉区自然条件有关,夏季昼夜温差小,同时降雨多等,导致棉花质量不如新疆等地的有竞争力。更重要的则是经济因素,企业自己建基地,投入大,见效慢,远不如直接进口或外调棉花划算。   

“在棉花产业链中,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纺纱、织布是各个独立的环节,企业建立优质棉基地,应该是纺纱企业投入还是织布企业来投入呢?棉农生产出的优质棉,纺纱企业如果高价收购了,那么织布企业是否会以高价收购这些棉纱呢?这些都是问题。”鱼台县棉花生产办公室主任杜中民说。   

“企业自己建立优质棉生产基地,即使与棉农签订种植合同,面对的成百上千的小农户,每家每户的种植管理水平是不一样的,企业又该如何监管农民的生产过程,保证籽棉的质量?”他接着说。   

目前棉花销售基本都是棉农、走街串巷的棉贩子、皮棉加工产、纺纱企业,织布企业这样的链条。如果纺织企业以高价向棉农收购棉花,如何能保证所销售的棉花不掺杂使假,以次充好,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大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