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

纺织服装企业应向“效益导向型”转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13   浏览次数:21
山东烟台出口纺织服装产品的70%~80%输往日本,日本一直是烟台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山东烟台检验检疫局共检验出口日本纺织服装产品3601批、货值9973.1万美元,同比分别减少6.56%和3.21%。 近年来,日本不断出台针对进口纺织品的法律法规,门槛越来越高。加之影响企业出口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企业原先具有的产品价格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产业链的优势也日渐消失,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纺织服装对日出口形势严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日本官方法律法规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和纺织品燃烧性能均有详细规定:2010年发布实施《化学物质审查规制法》;2011年日本纺织行业制定了纺织品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的自律标准,并进行特定偶氮染料检测;2012年3月,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发起倡议,对多氯联苯(PCBs)含量大于50ppm的颜料色粉进行调查和质量鉴定,对于此类PCBs严重超标的色粉颜料,将责令停产撤出市场。一系列的纺织服装产品限制措施对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纺织服装业历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部分企业向内陆迁移,沿海地区的用工缺口不断增大,熟练缝纫工更是“一工难求”,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力价格急速攀升,而薪资待遇提高、保险福利增加已不能满足工人的要求,发展潜力、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等也作为选择工作的标准,企业要破解招工难题,必定要努力优化“软件”,加之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经营成本大大增加。 出口产品缺乏竞争力 长期以来,出口纺织服装主要以贴牌加工(OEM)为主,产品设计研发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品牌,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且利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日本地震后订单量大幅萎缩,而新兴的东南亚国家又以价格优势争夺订单,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同时,“大产业、小企业”的特征明显,小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门槛较低,产品可替代性很强,极易造成企业间无序竞争,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