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最缤纷的时节。对东莞鞋业界的人们来说,一场展示春夏潮流的展会是不容错过的。从2007年春季开始,这种惯例已持续5年。但今年,等来的却是一片沉寂。
经过近十年的沉淀,东莞国际鞋展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具分量和最专业的鞋类展会,也是东莞市政府认定的“十大展会”之一。但今年,主办方香港雅式展览公司却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取消原来的“春季展”,从一年两次改为“一年一度”。今年的鞋展,将于11月1日-3日举办。
雅式展览公司表示,这一重大调整,是为整合、集中资源。早前,他们已不断与业界沟通,检讨展会的发展模式及方针,并与市政府、各主办单位、协会及展商深入讨论。他们相信,这样的调整将会带来一场全新面貌的展会,东莞国际鞋展的影响力和素质也将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取消“春季展”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市场压力。翻阅媒体报道,近年来东莞国际鞋展往往与“冷清”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在3年前的“春季展”上,雅式展览公司董事长朱裕伦感慨良多,呼吁政府和业界共同努力,将多年辛苦打造的品牌展会延续下去。
2003年,香港雅式展览公司首次到东莞办展,当时就是按照“一年一度”的模式,每年的春季办展,到2005年就获得国际展览联盟认证。2006年8月,东莞国际鞋展与当时的东莞厚街国际名鞋展宣布合并。这一次的资源整合,带来的是东莞国际鞋展的壮大。2007年开始,东莞国际鞋展改为春秋两季各举办一次,一直延续至去年。
但实际上,鞋展的日子并不好过。朱裕伦曾颇为无奈地表示,雅式坚持将这个展览办下去,更多的不是出于商业利益,而是出于对行业的担当。2008年秋季展打出“内销”牌,2009年春季展增设“库存鞋类批发广场”,2010年春季展增加手袋展区。不断的调整,折射出东莞鞋展的艰难处境和奋力求存。
鞋展的命运,也是东莞鞋业命运的一面镜子。近几年来,东莞鞋业成功地实现了自我营销,庞大而纵深的产业开始显山露水。但同时,金融危机和种种经济变局所带来的困扰,首先也袭向了鞋业。
据东莞市经信局提供的数据,去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加值负增长0.2%,是五大支柱产业中唯一一个负增长。熟悉行业的人更为清楚,纺织服装行业尚能维持增长,而鞋业的负增长将高于0.2%.事实上,海关发布的出口数据中,东莞鞋类出口经常呈现超过10%的跌幅。去年1-10月,东莞鞋类出口额负增长15.9%;今年1-2月,东莞鞋类出口额负增长10.6%,均居各大出口产品跌幅之首。
与外界报道的东莞鞋业“倒闭潮”相比,鞋业的转移或许是更为值得关注的趋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鞋类出口417 .2亿美元,增长17.1%,恰恰说明东莞鞋业出口下跌有其地域特征。日益高涨的人力成本,迫使东莞各大鞋厂纷纷到内地设厂,“游牧”的台商更是率先将鞋厂开到了东南亚,如裕元在越南和印尼就拥有10多个工业区。在国际上,阿迪达斯、耐克、彪马等大牌也都将其订单向东南亚转移。
“鞋业的产业链很短,很适合向东南亚转移。目前除了女鞋仍然比较集中于中国大陆,运动鞋之类的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非常强烈。”一位东莞台商告诉南都记者,这一转移趋势,就如同三十年前那场巨大的产业转移一样,无可逆转。
留在国内的鞋厂,不得不将目光更多集中于日益成长的内销市场。早在数年前,华坚、兴昂等大厂都已开始尝试内销。裕元顶着世界第一鞋业代工巨头的名分,不便自立门户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却采取了更为巧妙的方式,掌控了诸多国际大牌在内地市场的营销渠道。
今年仅存的那次东莞国际鞋展,也将再次举起内销的大旗。据雅式展览公司透露,目前有近百家外国鞋业品牌希望借助东莞鞋展,在中国寻找到合作伙伴,迅速切入中国市场。而鞋展也将伺机而动,首次设立B2C专区,除了批发零售,还将为企业安排品牌发布会。(南方都市报)